長部經

11. 給哇得經

Dịch giả: 莊春江

屋主之子給哇得的事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難陀賣衣者的芒果園中。



那時,屋主之子給哇得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屋主之子給哇得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那爛陀是成功的、繁榮的、人口眾多的、人群擁擠的、對世尊有淨信的,大德!請世尊令某位比丘作過人法的神通神變,那就好了!這樣,那爛陀將更多量[的人]仰信世尊。」



當這麼說時,世尊對屋主之子給哇得這麼說:



「給哇得!我不教導比丘們這樣的法:『比丘們!來!請你們對白衣在家人作過人法的神通神變。』」



第二次,屋主之子給哇得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我非攻擊世尊,然而,我這麼說:『大德!這那爛陀是成功的、繁榮的、人口眾多的、人群擁擠的、對世尊有淨信的,大德!請世尊令某位比丘作過人法的神通神變,那就好了!這樣,那爛陀將更多量[的人]仰信世尊。』」



第二次,世尊對屋主之子給哇得這麼說:



「給哇得!我不教導比丘們這樣的法:『比丘們!來!請你們對白衣在家人作過人法的神通神變。』」



第三次,屋主之子給哇得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我非攻擊世尊,然而,我這麼說:『大德!這那爛陀是成功的、繁榮的、人口眾多的、人群擁擠的、對世尊有淨信的,大德!請世尊令某位比丘作過人法的神通神變,那就好了!這樣,那爛陀將更多量[的人]仰信世尊。』」



神通神變



「給哇得!有這三種被我以證智自作證後教導的神變,哪三種呢?神通神變、記心神變、教誡神變。



給哇得!什麼是神通神變呢?給哇得!這裡,比丘經驗各種神通: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現身、隱身;無阻礙地穿牆、穿壘、穿山而行猶如在虛空中;在地中作浮出與潛入猶如在水中;在水上行走不沉沒猶如在地上;以盤腿而坐在空中前進猶如有翅膀的鳥;以手碰觸、撫摸日月這樣大神力、大威力;以身體自在行進直到梵天世界。



某位對他有淨信的信者看見那位比丘經驗各種神通: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現身、隱身;無阻礙地穿牆、穿壘、穿山而行猶如在虛空中;在地中作浮出與潛入猶如在水中;在水上行走不沉沒猶如在地上;以盤腿而坐在空中前進猶如有翅膀的鳥;以手碰觸、撫摸日月這樣大神力、大威力;以身體自在行進直到梵天世界。



那位對他有淨信的信者告訴某位沒有淨信的不信者:『實在不可思議啊,先生!實在未曾有啊,先生!沙門的大神通力狀態、大威力狀態,我看見那位比丘經驗各種神通: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中略)以身體自在行進直到梵天世界。』



那位對他沒有淨信的不信者對那位有淨信的信者這麼說:『先生!有名叫見達哩的明咒,以那個,那位比丘經驗各種神通: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中略)以身體自在行進直到梵天世界。』



給哇得!你怎麼想:那位沒有淨信的不信者是否會對那位有淨信的信者這麼說呢?」



「大德!會[這麼]說。」



「給哇得!當我看見關於神通神變的過患時,我因神通神變而羞愧、慚愧、厭惡。



記心神變



給哇得!什麼是記心神變呢?給哇得!這裡,比丘告知其他眾生、其他個人的心,也告知心所有的,也告知被尋思的:『你的意是這樣,你的意是像這樣,你的心是像這樣[狀態]。』



某位對他有淨信的信者看見那位比丘告知其他眾生、其他個人的心,也告知心所有的,也告知被尋思的:『你的意是這樣,你的意是像這樣,你的心是像這樣[狀態]。』



那位對他有淨信的信者告訴某位沒有淨信的不信者:『實在不可思議啊,先生!實在未曾有啊,先生!沙門的大神通力狀態、大威力狀態,我看見那位比丘告知其他眾生、其他個人的心,也告知心所有的,也告知被尋思的:「你的意是這樣,你的意是像這樣,你的心是像這樣[狀態]。」』



那位對他沒有淨信的不信者對那位有淨信的信者這麼說:『先生!有名叫摩尼葛的明咒,以那個,那位比丘知其他眾生、其他個人的心,也告知心所有的,也告知被尋思的:「你的意是這樣,你的意是像這樣,你的心是像這樣[狀態]。」』



給哇得!你怎麼想:那位沒有淨信的不信者是否會對那位有淨信的信者這麼說呢?」



「大德!會[這麼]說。」



「給哇得!當我看見關於記心神變的過患時,我因記心神變而羞愧、慚愧、厭惡。



教誡神變



給哇得!什麼是教誡神變呢?給哇得!這裡,比丘這麼教誡:『你們應該這麼尋思,你們不應該這麼尋思;你們應該這麼作意,你們不應該這麼作意;你們應該捨斷這個,你們應該進入後住於這個。』給哇得!這被稱為教誡神變。



再者,給哇得!這裡,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明與行具足者、善逝、世間知者、被調伏人的無上調御者、人天之師、佛陀、世尊出現於世間,……(中略)(在簡略中應該如同190-212[譯者按:此指DN.2「更勝妙的沙門果」段落]使之詳細)給哇得!這樣,比丘是戒具足者。……(中略)進入後住於初禪,給哇得!這被稱為教誡神變。……(中略)第二禪……(中略)第三禪……(中略)進入後住於第四禪,給哇得!這被稱為教誡神變。……(中略)他抽出心使轉向智與見,……(中略)給哇得!這被稱為教誡神變。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給哇得!這被稱為教誡神變。



給哇得!這是三種被我以證智自作證後教導的神變。



比丘尋求存在的滅之事



給哇得!從前,就在這個比丘僧團中,某位比丘的心中生起了這樣的深思:『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入像這樣的定,在定中心中出現通達天[界]的道路,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去見四大王的天神,抵達後,對四大王的天神們這麼說:『朋友們!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給哇得!當這麼說時,四大王的天神們對那位比丘這麼說:『比丘!我們也不知道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比丘!有四大王比我們四大王的天神更優越、更勝妙,他們應該知道這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



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去見四大王,抵達後,對四大王這麼說:『朋友們!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給哇得!當這麼說時,四大王對那位比丘這麼說:『比丘!我們也不知道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比丘!有名叫三十三天的天神比我們四大王更優越、更勝妙,他們應該知道這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



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去見三十三天的天神,抵達後,對三十三天的天神們這麼說:『朋友們!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給哇得!當這麼說時,三十三天的天神對那位比丘這麼說:『比丘!我們也不知道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比丘!有名叫天帝釋比我們更優越、更勝妙,他應該知道這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



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去見天帝釋,抵達後,對天帝釋這麼說:『朋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給哇得!當這麼說時,天帝釋對那位比丘這麼說:『比丘!我也不知道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比丘!有名叫焰摩天的天神……(中略)名叫善焰摩的天子……名叫兜率天的天神……名叫滿足的天子……名叫化樂天的天神……名叫善化作的天子……名叫他化自在天的天神……名叫自在的天子比我們更優越、更勝妙,他應該知道這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



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去見自在天子,抵達後,對自在天子這麼說:『朋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給哇得!當這麼說時,自在天子對那位比丘這麼說:『比丘!我也不知道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比丘!有名叫梵眾天的天神比我們更優越、更勝妙,他們應該知道這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



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入像這樣的定,在定中心中出現通達梵天[界]的道路,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去見梵眾天的天神,抵達後,對梵眾天的天神們這麼說:『朋友們!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給哇得!當這麼說時,梵眾天的天神對那位比丘這麼說:『比丘!我也不知道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比丘!有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不被征服者、全見者、自在者、主宰者、製造者、化作者、最高的神、操縱者、已生者與未來生者之父比我們更優越、更勝妙,他應該知道這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



『朋友們!現在那位大梵天在哪裡呢?』



『比丘!我們不知道往梵天之處、梵天所在之處、梵天在哪裡,比丘!但,如此之相被看見:光明生起,光明出現,梵天將出現,因為這是梵天出現的前相,即:光明生起,光明出現。』



給哇得!那時,那位大梵天出現。



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去見那位大梵天,抵達後,對那位大梵天這麼說:『朋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給哇得!當這麼說時,那位大梵天對那位比丘這麼說:『比丘!我是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不被征服者、全見者、自在者、主宰者、製造者、化作者、最高的神、操縱者、已生者與未來生者之父。』



給哇得!第二次,那位比丘對那位大梵天這麼說:『朋友!我不問你:「你是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不被征服者、全見者、自在者、主宰者、製造者、化作者、最高的神、操縱者、已生者與未來生者之父嗎?」我這麼問你:「朋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給哇得!第二次,那位大梵天對那位比丘這麼說:『比丘!我是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不被征服者、全見者、自在者、主宰者、製造者、化作者、最高的神、操縱者、已生者與未來生者之父。』



給哇得!第三次,那位比丘對那位大梵天這麼說:『朋友!我不問你:「你是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不被征服者、全見者、自在者、主宰者、製造者、化作者、最高的神、操縱者、已生者與未來生者之父嗎?」我這麼問你:「朋友!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給哇得!那時,那位大梵天握著那位比丘的手腕後,帶到一旁,然後對那位比丘這麼說:『比丘!這些梵眾天的天神們這麼知道我:「沒有任何梵天不了知的,沒有任何梵天沒見過的,沒有任何梵天未知的,沒有任何梵天未作證的。」因此,我在他們面前不回答,比丘!我也不知道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無餘滅之處,比丘!因此,在這裡,這就是你的惡作,這就是你的罪過:你越過那位世尊後,在外面來到遍求這個問題的解答,比丘!請你就去見那位世尊,抵達後,請你問這個問題,你應該如世尊為你解答那樣憶持它。』



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猶如有力氣的男子能伸直彎曲的手臂,或彎曲伸直的手臂那樣[快]地在梵天世界消失,出現在我面前。給哇得!那時,那位比丘向我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給哇得!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丘對我這麼說:『大德!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尋岸鳥的譬喻



給哇得!當這麼說時,我對那位比丘這麼說:『比丘!從前,航海的商人帶了尋岸鳥後,乘船深入大海,當船還看不見岸時,他們放出尋岸鳥。牠飛往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四方的中間方。如果牠看見周圍有海岸,就一直飛去,如果牠看不見周圍有海岸,就回船上。同樣的,比丘!當你遍求這個問題的解答直到梵天世界為止未果時,那時,你回到我的面前,比丘!你不應該這麼問這個問題:「大德!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無餘滅呢?」



比丘!你應該這麼問這個問題:



「在哪裡水與地,火與風無立足處?




在哪裡長與短,細與粗、淨與不淨,

在哪裡名與色,被破滅無餘?」




在那裡,回答是:




「識是不可見的,無邊的、各方面都光輝的,

在這裡水與地,火與風無立足處。



在這裡長與短,細與粗、淨與不淨,

在這裡名與色,被破滅無餘,

以識的滅,在這裡這[都]被破滅。」』」




這就是世尊所說,悅意的屋主之子給哇得歡喜世尊所說。



給哇得經第十一終了。


Tác quyền © 2025 Hội đồng quản trị VNCPHVN.

Chúng tôi khuyến khích các hình thức truyền bá theo tinh thần phi vụ lợi với điều kiện: không được thay đổi nội dung và phải ghi rõ xuất xứ của trang web này.


Viện Nghiên Cứu Phật Học Việt Nam

750 Nguyễn Kiệm, Quận Phú Nhuận, TP HCM


(08) 38448893 – 3997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