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8a03] 如是我聞。——
[0158a04]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爾時,諸種異國婆羅門五百人或為事來住舍衛城,時、彼等婆羅門思惟:「彼沙門瞿曇說四姓清淨,誰可與此沙門瞿曇就此事得為對論耶?」彼時復有一名曰阿攝惒之青年住舍衛城。彼年輕、剃髮、齡方十六歲,通達三吠陀、語彙、法式、語分別、及通達第五古傳說,能語、通文法、得達世間論及大人相。時彼等婆羅門思惟:「此阿攝惒青年住舍衛城,彼年輕、剃髮、齡方十六歲,通達三吠陀、語彙、法式、語分別及通達第五古傳說,能語、通文法、得達世間論及大人相。唯彼得與沙門瞿曇就此事為對論。」時,彼等婆羅門去至阿攝惒青年處。至已,告阿攝惒青年曰:「卿阿攝惒!彼沙門瞿曇說四姓清淨,卿阿攝惒!當往與沙門瞿曇就此事為對論。」為是言時,阿攝惒青年告彼等婆羅門曰:「尊者沙門瞿曇為法說者,對法說者不可為對論,我不得與沙門瞿曇就此事為對論。」
[0158a14] [P.148] 彼等婆羅門再度告阿攝惒青年曰:「彼沙門瞿曇說四姓清淨,卿阿攝惒當往與沙門瞿曇就此事為對論,卿阿攝惒為普行。」阿攝惒青年再度告彼等婆羅門曰:「尊者沙門瞿曇為法說者,對法說者不可為對論,我不得與沙門瞿曇就此事為對論。」彼等婆羅門三度告阿攝惒青年曰:「卿阿攝惒!彼沙門瞿曇說四姓清淨,卿阿攝惒當往與沙門瞿曇就此事為對論。卿阿攝惒為普行,卿阿攝惒尚未戰敗,不可敗北。」
[0159a05] 為是言時,阿攝惒青年告彼等婆羅門曰:「諸賢!我真實不能作為,沙門瞿曇實為法說者,不可向法說者為對論。我不得與沙門瞿曇就此事為討論。然我從諸賢之勸說願前往。」
[0159a08] 彼時,阿攝惒青年與眾多婆羅門俱去至世尊處。至已,向世尊問候,交談吉慶銘感之語,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阿攝惒青年向世尊言:「尊者瞿曇!婆羅門作如是言:『唯婆羅門是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唯婆羅門為白色,他為黑色。唯婆羅門清淨,非婆羅門為不然。婆羅門為梵天之真子,由其口生,由梵天生,由梵天所造,為梵天之嗣子。』今尊者瞿曇認為如何?請為說示。」
[0159a13] 「阿攝惒!婆羅門之妻女亦有經水、懷妊、生產、哺乳。彼等婆羅門亦統為由母胎所產,何作是言:『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為梵天之嗣子。』」
[0160a02] [P.149] 「尊者瞿曇雖如是言,然婆羅門仍作如是思惟:『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為梵天之嗣子。』」
[0160a04] 「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汝未聞之耶?餘尼與劍波及其他邊國有二種種姓,即貴族與奴隸是。貴族成為奴隸、奴隸成為貴族。」
[0160a06] 「尊者,我如是聞知:餘尼、劍波及其他之邊國有二種種姓,即貴族與奴隸。貴族成為奴隸,奴隸成為貴族。」
[0160a08] 「阿攝惒!今婆羅門有如何之力,有如何之確信,作如是之思量耶?『婆羅門始為最高之種姓,他之種姓為卑劣……乃至……為梵天之嗣子。』」
[0160a10] 「尊者瞿曇雖作如是言,然婆羅門仍作如是思惟:『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為梵天之嗣子。』」
[0160a12] 「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唯剎帝利,行殺生,不與取,於愛欲行邪行、妄語、兩舌、麤惡語、戲語、有貪欲、有瞋恚心、畜邪見,其身壞命終之後,將生為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婆羅門則不然耶?毘舍、首陀行殺生、不與取……乃至……身壞命終之後,將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婆羅門則不然耶?」
[0161a02] 「尊者瞿曇!並非如是。尊者瞿曇!剎帝利行殺生、不與取、於愛欲行邪行、妄語、兩舌、麤惡語、戲語、有貪欲、有瞋恚心、言邪見,其身壞命終之後,生於惡 [P.150] 生、惡趣、墮處、地獄。婆羅門、毘舍、首陀等四姓,行殺生、不與取……乃至……身壞命終之後、皆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
[0161a06] 「阿攝惒!婆羅門今有如何之力、有如何之確信而作是言:『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為梵天之嗣子。』」
[0161a08] 尊者瞿曇雖作如是言,然婆羅門仍作是思惟:「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為梵天之嗣子。」
[0161a10] 「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唯婆羅門離殺生、離不與取、於愛欲離邪行,離妄語、離戲語、無貪欲、無瞋恚心、有正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剎帝利、毘舍、首陀為不然耶?」
[0161a13] 「尊者瞿曇!並非如是。剎帝利離殺生、離不與取、於愛欲離邪行、離妄語、離兩舌、離麤惡語、離戲語、無貪欲、無瞋恚心、有正見,其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界。婆羅門、毘舍、首陀等四姓,皆離殺生,離不與取……乃至……身壞命終後、將生於善趣天界。」
[0162a03] 「阿攝惒!婆羅門今有如何之力,有如何確信作是言耶?『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梵天之嗣子。』」
[0162a05] 「尊者瞿曇雖作如是言,然婆羅門仍作如斯思:『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梵天之嗣子。』」
[0162a07] 「阿攝惒!對其如何思量耶?唯婆羅門於此國得修無怨、無瞋、慈心。剎帝利、毘舍、首陀則不然耶?」
[0162a09] 「尊者瞿曇!並非如是,剎帝利於此國可得修習無怨、無瞋、慈心。婆羅門、毘舍、首陀等四姓亦皆可於此國修習無怨、無瞋、慈心。」
[0162a11] 「阿攝惒!婆羅門今有如何之力、有如何之確信作是言耶?『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也,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梵天之嗣子。』」
[0162a13] [P.151] 「尊者瞿曇雖作如是言,然婆羅門仍作如是思惟:『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梵天之嗣子。』」
[0163a01] 「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唯婆羅門得持盥洗具與洗粉至河中除去塵垢,剎帝利、毘舍、首陀等則不然耶?」
[0163a03] 「尊者瞿曇!並非如是。剎帝利得持盥洗具與洗粉至河中洗除塵垢,婆羅門、毘舍、首陀等四姓皆得持盥洗具與洗粉至河中洗去塵垢。」
[0163a05] 「阿攝惒!婆羅門今有如何之力、確信而作是言耶?『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梵天之嗣子。』」
[0163a07] 「尊者瞿曇雖作如是言,然婆羅門仍作如是思惟:『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為梵天之嗣子。』」
[0163a09] [P.152] 「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於茲,剎帝利灌頂王集種種出生之百人,對之言曰:『諸賢者!於此眾人之中,剎帝利族、婆羅門族、王族出生者來取娑羅樹、娑羅羅樹、栴檀樹、鉢曇摩之善鑽木取火而使生火光。又,諸賢者!於此眾人中,旃陀羅族、獵師、竹工、車匠、補羯娑族出生者,來取狗槽、豬槽、浴槽、伊蘭檀樹之鑽木取火,使生出火光。』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唯彼剎帝利族、婆羅門族、王族出生者取婆羅樹、婆羅羅樹、栴檀樹、鉢曇摩之善鑽木取火而使之生火光,唯其火光有光焰、光色、光耀,依其火得為火之用途。而彼旃陀羅族、獵師、竹工、車匠、補羯娑族出生者,取狗槽、豬槽、浴槽、伊蘭檀樹之鑽木取火,使之生火光。其火為無光焰、無光色、無光耀、其火不能為火之用耶?」
[0164a04] 「尊者瞿曇!並非若是。彼剎帝利族、婆羅門族、王族出生者,取娑羅樹、娑羅羅樹、栴檀樹、鉢曇摩之善鑽木取火,使生火光,其火有光焰、光色、光耀,其火得為火之用途。但彼旃陀羅族、獵師、竹工、車匠、補羯娑族出生者,取狗槽、豬槽、浴槽、伊蘭檀樹之善鑽木取火,使生火光,其火亦有光焰、光色、光耀,其火 [P.153] 亦可得為火之用途。尊者瞿曇!一切之火皆有光焰、光色、光耀;一切之火亦皆可得為火之用途。」
[0164a10] 「阿攝惒!婆羅門今有如何之力,確信而作是言耶?『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梵天之嗣子。』」
[0164a12] 「尊者瞿曇雖作如是言,然婆羅門則作如是思惟:『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為梵天之嗣子。』」
[0164a14] 「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此處有一剎帝利男子,與婆羅門女同棲,彼等同棲結果生有一子。彼乃由剎帝利之男子與婆羅門之女所生之子,彼與母等同,與父亦等同,可稱之為剎帝利,亦可稱之為婆羅門耶?」
[0165a03] 「尊者瞿曇!彼依剎帝利之男子與婆羅門女所生之子,彼亦與母等同,亦與父等同,可稱之為剎帝利、亦可稱之為婆羅門。」
[0165a05] 「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此處有婆羅門男子,與剎帝利之女同棲,彼等同棲結果生下一子,彼為依婆羅門之男子與剎帝利之女所生之子。彼與母等同,彼亦與父等同,可稱之為剎帝利,亦可稱之為婆羅門耶?」
[0165a08] 「尊者瞿曇!彼依婆羅門男子與剎帝利女所生之子,彼與母等同,亦與父等同,可稱之為剎帝利、亦可稱之為婆羅門。」
[0165a10] 「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此處以牝馬配驢馬,其配合之結果生出一駒。彼依驢馬、牝馬所生之駒,與母等同、亦與父等同,可稱之為馬,亦可稱之驢馬耶?」 [P.154] 「尊者瞿曇!由異種交配而成為騾,尊者瞿曇!我就此見之而有差別,然於其他則不見有任何差別。」
[0165a14] 「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此處有二人同母異父之婆羅門青年兄弟,一人讀誦聖典,能熟通達;另一人不讀誦聖典,則未能熟達。婆羅門令此中之何者,先食死者之供物、祭祀之飯食、牲品之食物,賓客之饗應物耶?」
[0166a03] 「尊者瞿曇!彼讀誦聖典並熟達之婆羅門青年,婆羅門可令先食死者之供物、祭祀之飯食、牲品之食物、賓客之饗應物。尊者瞿曇!不讀誦聖典,未熟達者,豈可賜與大果耶?」
[0166a06] 「阿攝惒!對其作如何思量耶?此處有二人同母異父之婆羅門青年兄弟,一人讀誦聖典而熟達,然無戒,為惡法;另一人不讀誦聖典,未熟達,然持戒、為善法。婆羅門可令此中之何者,先食死者之供物、祭祀之飯食、牲品之食物、賓客之饗應物耶?」
[0166a10] 「尊者瞿曇!彼未讀誦聖典,未熟達,而為持戒,為善法者,婆羅門可令先食死者之供物、祭祀之飯食、牲品之食物、賓客之饗應物。尊者瞿曇!無戒為惡法者豈可給與大果耶?」
[0166a13] 「阿攝惒!汝最初生而行,生而行之後,行聖典,行聖典後,能歸向我所說彼四姓之清淨。」
[0167a01] 作是言時,阿攝惒青年,沉默、悄然、肩下垂、伏面、沉思,無還答而坐。
[0167a02] 彼時,世尊知彼阿攝惒青年,沉默、悄然、肩下垂、伏面、沉思、無還答,乃對彼告曰:「阿攝惒!往昔,有七婆羅門仙人,於阿蘭若處茅屋協議時,生如是之惡見:『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梵天之嗣子。』阿攝惒! [P.155] 阿私羅提鞞邏仙人聞得,七位婆羅門仙人,於阿蘭若處之茅屋協議時、生如是之惡見:『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梵天之嗣子。』阿攝惒!時,阿私邏提鞞邏仙人整鬚髮,著淡紅色衣,穿堅固之草鞋,持黃金杖出現於七婆羅門仙人之庵所。阿攝惒!此阿私羅提鞞邏仙人徘徊於七婆羅門仙人庵所作是言曰:『今此等賢者婆羅門仙人往何處耶?今此等賢者婆羅門仙人往何處耶?』彼時,阿攝惒!七婆羅門仙人思惟:『如牧牛者之追牛,繼續徘徊於七婆羅門仙人之庵所,而作是言:「今此等賢者婆羅門仙人往何處耶?今此等賢者婆羅門仙人往何處耶?此為何人耶?我今實應對彼咀咒。」』阿攝惒!彼時,七婆羅門仙人對阿私羅提鞞邏仙人咀咒曰:『汝奴!化為灰,汝奴!化為灰。』阿攝惒!阿私羅提鞞邏仙人由於七婆邏門仙人之咀咒,阿私羅提鞞邏仙人益形美麗、悅目、豫悅。時七婆羅門仙人思惟:『實我等之苦行為無益,梵行為無濟於事。我等曾咀咒:「汝奴,化為灰,則應成人灰。」然由我等對彼之咀咒,益使彼美麗、悅目、豫悅。』『諸賢者之 [P.156] 苦行并非無益、梵行亦非無濟於事。諸賢者!今汝等應對我捨去瞋意。』『我等悉願捨瞋意,然賢者為何人耶?』『諸賢者!有聞阿私羅提鞞邏仙人之名耶?』『誠然,賢者。』『諸賢者!彼實即我。』
[0168a06] 阿攝惒!彼時,七婆羅門仙人向阿私邏提鞞邏仙人敬禮親近。時阿私羅提鞞邏仙人告七婆羅門仙人曰:『諸賢者!我如是聞得,七婆羅門仙人於阿蘭若處之茅屋協議時,生如是之惡見:「唯婆羅門為最高種姓,其他種姓為卑劣……乃至……梵天之嗣子。」』『賢者!誠然,如是。』
[0168a10] 『然而,諸賢者!卿等所生之母為與婆羅門交會,或與非婆羅門交會,汝等知之耶?』『賢者!於此則不知。』
[0168a12] 『諸賢者!然而所生母之母,乃至七代之祖母為止,與婆羅門交會,或與非婆羅門交會,汝等知之耶?』『賢者!於對此則不知。』
[0168a14] 『諸賢!然而所生之父為與婆羅門女交會,或非婆羅門女交會,汝等知之耶?』『賢者!於此則不知。』
[0169a02] 『諸賢者!然所生父之父,乃至七代之祖父為止,為與婆羅門女交會,或與非婆羅門女交會,汝等知之耶?』『賢者!於此則不知。』
[0169a04] [P.157] 『諸賢!然而如何入胎汝等知之耶?』『賢者!我等於如何入胎知曉。今父母交會。母有經水,令香陰現在,如是之事和合而入胎。』
[0169a06] 『諸賢者!然其香陰為剎帝利耶?婆羅門耶?毘舍耶?首陀耶?汝等知之耶?』『賢者!我等對其香陰為剎帝利耶?婆羅門耶?毘舍耶?首陀耶?則不得知。』
[0169a08] 『如是,賢者!汝等為誰,汝等知之耶?』『如是,賢者!我等為誰,我等不知。』
[0169a09] 阿攝惒!此等七婆羅門由於阿私羅提鞞邏仙人就自己之種族說,與以檢討、究明、反問、得到應答。今汝亦依我就自己之種族說、檢討、究明、反問,作如何之應答耶?汝或汝師,猶不及彼等祭祀之持杓者之噴那。」
[0169a12] 如是說時,阿攝惒青年婆羅門白世尊言:「偉哉!尊者瞿曇!偉哉!尊者瞿曇!請攝受我為優婆塞,自今以後,願終生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