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1a03] 如是我聞。——
[0041a04]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彼諸比丘應答世尊:「世尊!」世尊乃如是說:
[0041a06] 「諸比丘!凡諸怖畏之生起,其一切,由愚者起,非由賢者。凡諸困厄之生起,其一切,由愚者起,非由賢者。凡諸過患之生起,其一切,由愚者起,非由賢者。諸比丘!譬如,或葭葺之家屋,由草葺出火者,諸重閣,假令上下塗抹以防風,門戶雖堅固締關、閉窗,亦能燒起,恰是如此。諸比丘!凡諸怖畏之起,其一切,由愚者起,非由賢者。凡諸困厄之起,其一切,由愚者起,非由賢者。凡諸過患之起,由愚者起,非由賢者。如是,諸比丘!愚者有怖畏,賢者無怖畏。愚者有困厄,賢者無困厄。愚者有過患,賢者無過患。諸比丘!賢者無怖畏,賢者無困厄,賢者無過患。諸比丘!故『我等應為賢者,應為有思慮者。』如是,諸比丘!汝等應修學。」如是說時,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世尊!然,於如何範圍,可云賢者有思慮之比丘?」〔世尊曰:〕「阿難!只要比丘有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者,於如是之範圍,阿難!可云為賢者有思慮之比丘也。」
[0042a03] [P.62] 〔阿難曰:〕「然者,世尊!於如何之範圍,可云有界善巧之比丘?」
[0042a04] 〔世尊曰:〕「阿難!此等之十八界:即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所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阿難!只要知見此等十八界,於如是之範圍,阿難!可云有界善巧之比丘也。」
[0042a08] 〔阿難曰:〕「然者,世尊!可云界善巧之比丘,有其他之教法耶?」
[0042a09] 〔世尊曰:〕「阿難!有。阿難!此等之六界:即地界、水界、風界、火界、空界、識界也。阿難!只要知見此等六界,於如是之範圍,阿難!亦可云界善巧之比丘。」
[0042a12] 〔阿難曰:〕「然者,世尊!可云界善巧之比丘,又有其他之教法耶?」
[0042a13] 〔世尊曰:〕「阿難!有。阿難!此等之六界:即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也。阿難!只要知見此等之六界,於如是之範圍,阿難!亦可云有界善巧之比丘。」
[0043a02] 〔阿難曰:〕「然者,世尊!可云界善巧之比丘,又有其他之教法耶?」
[0043a03] [P.63] 〔世尊曰:〕「阿難!有。此等之六界:即欲界、出離界、恚界、無恚界、害界、無害界也。阿難!只要知見此等之六界,於如是之範圍,阿難!可云界善巧之比丘。」
[0043a05] 〔阿難曰:〕「然者,世尊!可云為界善巧之比丘,又有其他之教法耶?」
[0043a06] 〔世尊曰:〕「阿難!有。此等之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也。阿難!只要知見此等之三界,於如是之範圍,阿難!亦可云界善巧之比丘。」
[0043a08] 〔阿難曰:〕「然者,世尊!可云界善巧之比丘,又有其他之教耶?」
[0043a09] 〔世尊曰:〕「阿難!有。此等之二界:即有為界與無為界也。阿難!只要此等之二界,於如是之範圍,阿難!亦可云界善巧之比丘。」
[0043a11] 〔阿難曰:〕「然者,世尊!於如何之範圍,可云處善巧之比丘?」
[0043a12] 〔世尊曰:〕「阿難!又有此等六內外處:即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所觸、意與諸法也。阿難!只要知見此等之六內外處,於如是之範圍,可云處善巧之比丘。」
[0044a01] 〔阿難曰:〕「然者,世尊!於如何範圍,可云緣起善巧之比丘?」
[0044a02] [P.64] 〔世尊曰:〕「於此,阿難!有比丘如是知:此有時即彼有;此生時即彼生;此無時即彼無;此滅時即彼滅;即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處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愁之生也。如是有彼一切苦蘊之集。然而,無明之無餘離欲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愁滅也。如是,此一切苦蘊滅。阿難!於如是之範圍,實可云緣起善巧之比丘。」
[0044a10] 〔阿難曰:〕「然者,世尊!於如何之範圍,可云處、非處善巧之比丘?」
[0044a11] 〔世尊曰:〕「阿難!於此有比丘,知『如是無處、無容,見具足之人,認為一切行是常者,無如是處。』知『有處:凡夫之認為一切行是常,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見具足之人,認為一切行是樂者,無如是處。』知『有如處:凡夫之認為一切行是樂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見具足之人,認為一切行有我,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凡夫認為一切法有我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見具足之人,奪母之命者,無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見 [P.65] 具足之人,奪父之命者……乃至……奪阿羅漢之命者……乃至……』知『如是無處、無容:見具足之人,惡心令出如來之身血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凡夫之惡心者,令出如來之身血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見具足之人,令破僧伽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凡夫之令破僧伽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見具足之人,仰望其他大師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凡夫之仰望其他大師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一世界於非前、非後出世二阿羅漢、正等覺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於一世界出生一阿羅漢、正等覺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一世界於非前、非後,出生二轉輪王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於一世界出生一轉輪王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女人之成為阿羅漢、正等覺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士夫之成為阿羅漢、正等覺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女人之成為轉輪王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士夫之成為轉輪王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 [P.66] 容:女人之成為帝釋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士夫之成為帝釋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女人之為魔王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士夫之成為魔王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女人之為梵天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士夫之成為梵天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身為惡行之人,得生可愛、可喜、可樂之果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身為惡行之人,得生不可愛、不可喜、不可樂之果者,有如是處。』知『無如是處、無容:語惡行之人……乃至……意惡行之人,得生可愛、可喜、可樂之果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意惡行之人,得生不可愛、不可喜、不可樂之果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身為善行之人,得生不可愛、不可喜、不可樂之果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身為善行之人,得生可愛、可喜、可樂之果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語善行之人……乃至……意善行之人,得生不可愛、不可喜,不可樂之果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意善行之人,得生可愛、可喜、可樂之果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身成就惡行之人,由其因,由其緣,身壞 [P.67] 命終後,得生善趣、天界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身成就惡行之人,由其因,由其緣,身壞命終後,得生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語成就惡行之人……乃至……意成就惡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命終後,得生善趣、天界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意成就惡行之人,由其因,由其緣,身壞命終後,得生無幸處、惡處、險處、地獄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身成就善行之人,由其因,由其緣,身壞命終後,得生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身成就行之人,由其因,由其緣,身壞命終後,得生善趣、天界者,有如是處。』知『如是無處、無容:語成就善行之人……乃至……意成就善行之人,由其因,由其緣,身壞命終後,得生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者,無如是處。』知『有如是處:意成就之善人,由其因,由其緣,身壞命終後,得生善趣、天界者,有如是處。』阿難!應於如是之範圍,可云處、非處善巧之比丘也。」
[0047a12] 〔世尊〕如是說已,尊者阿難,如是白世尊:「希有哉!世尊!未曾哉!世尊!世尊!應以如何名此教法?」
[0047a14] 〔世尊曰:〕「是故,阿難!汝應受持此教法為多界〔經、〕四轉〔經、〕法鏡〔經、〕不死鼓〔經、〕無上戰勝〔經。〕」
[0048a02] 世尊如是說已,尊者阿難歡喜,而隨喜世尊之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