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部經

Dịch giả: 通妙

[0075a03] 如是我聞。





[0075a04] 



[0075a04] 爾時,世尊住舍衛國清信林園之鹿母講堂。時,婆悉吒與婆羅墮,欲修比丘行而入比丘之群。時至黃昏,世尊由靜思起而出其講堂,經行於講堂戶外之蔭涼處。





[0075a06] 



[0075a06] 婆悉吒於黃昏,見世尊由靜思起而出其講堂,經行於講堂戶外之蔭涼處。見已,彼告婆羅墮曰:「友,婆羅墮!世尊於黃昏,由靜思起而出其講堂,經行於講堂戶外之蔭涼處,友,婆羅墮!往近彼世尊,於世尊之處,或能得聞法語!」婆羅墮答婆悉吒:「唯然,友!」





[0075a10] 如是,婆悉吒與婆羅墮,詣近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隨世尊之後經行。





[0075a11] 



[0075a11] 其時,世尊言婆悉吒曰:





[0075a12] [P.81] 「汝等甚為優異,生於婆羅門及在婆羅門之系統,欲出婆羅門種族之家庭生活而入無家之生活。婆悉吒!婆羅門對汝等無不非難罵詈耶?」





[0075a14] 「實然,尊者,婆羅門實以特有之罵詈,充分非難我等,而不停地罵詈。」「然者,婆悉吒!以如何之言語,婆羅門實以特有之罵詈,充分非難汝等,而不停地罵詈耶?」





[0076a02] 「尊者!婆羅門如是言:『婆羅門種是至上之種族,其他是卑劣之種族也。唯婆羅門白皮膚,其他是黑皮膚;唯婆羅門是純粹,非婆羅門即不然;唯婆羅門真正梵天之子,由其口生;由梵天所生、梵天所造、梵天之相續人也;汝等不得捨棄高貴階級,去親近彼賤種階級之斷髮沙門,賤種之黑人是由我等一族之足所生。如斯不適宜,如斯不適當。汝等不得捨棄高貴階級,去親近賤種階級之斷髮沙門,賤種之黑人是由我等一族之足所生者。』尊者!以如斯語,婆羅門對我等,用婆羅門特有之罵詈,充分非難,而不停地罵詈。」





[0076a09] 



[0076a09] 「婆悉吒!確實汝等婆羅門,完全忘去往昔之事實,始作如是言:『婆羅門是最上之種族,其他是卑劣種族;唯婆羅門白皮膚,其他是黑皮膚;唯婆羅門是純粹,非婆羅門即不然;唯婆羅門真正梵天之子,由其口生;由梵天所生、梵天所造、梵 [P.82] 天之相續人也。』然,反過來,婆悉吒!婆羅門之女非有經水、懷孕、生子之經驗耶?然而,彼等婆羅門實是由胎生,卻作如斯言:『婆羅門是最上之種族……乃至……梵天之相續人也。』彼等婆羅門,確實語虛言,甚與罵詈而不名譽。





[0077a01] 



[0077a01] 婆悉吒!有四種姓,即:剎帝利種、婆羅門種、吠舍種、首陀羅種。然,婆悉吒!於剎帝利種中,亦有傷害有情者、有取不與者、有淫欲之邪行者、有行妄語者、有兩舌者、有惡口者、有綺語者、有慳貪者、有害心者、有邪見者。婆悉吒!如是,或為不善性質者,或被認為不善性質者,應非難,或被認為應非難性質者,不應模倣,或被認為不應模倣性質者,於高貴人不適當,或被認為高貴人不適當性質者,陰險之行為及陰險行為之果報,由賢人所擯斥性質者,如是者,確實於剎帝利種中亦得常見出。復次,婆悉吒!於婆羅門種中……乃至……見出,婆悉吒!於吠舍種中……乃至……見出,婆悉吒!首陀羅種中……〔乃至〕……亦常見出。





[0077a09] 



[0077a09] 婆悉吒!復次,於另一面,於剎帝利種中亦常有離殺生者、離不與取者、離淫欲邪行者、離妄語者、離兩舌者、離惡口者、離綺語者、無慳貪者、無害心者、正見者。婆悉吒!如是,或善性質者,或被認為是善性質者,不應非難者,或被認為不應非難性質者,應模倣者,或被認為應模倣性質者,於高貴人為適當,或被認為高貴人適當性質者,白淨行為及白淨行為之果報,由賢人所讚賞性質者,如是者, [P.83] 確實於剎帝利種中亦得常見出。婆悉吒!又婆羅門種中亦……乃至……又吠舍種中……乃至……又首陀羅種中……〔乃至〕……得常見出。





[0078a02] 



[0078a02] 婆悉吒!於此等四姓中,黑惡性質者與白淨性質者,為賢人所擯斥及所讚賞者,可得為二分者,彼等婆羅門如是言:『婆羅門種是最上之種族,其他為卑劣種族,……〔乃〕……梵天之相續人』之主張,不為賢人所允許。何以故?婆悉吒!在此等四姓中,任何人為比丘,成為阿羅漢、滅諸漏者、梵行已立、所作已作、捨負重擔,正得無再生之位、滅有之束縛、有完全智、為解脫者,其人,始稱為此等四姓之最上者,以法之故,不以非法故也。不論如何,婆悉吒!於此世或於他世,此法於人類為最上也。





[0078a09] 



[0078a09] 婆悉吒!於此世於他世,法為人類最上之理由,應了解如次之實例。婆悉吒!拘薩羅之波斯匿王,知:『沙門瞿曇是由無上之釋迦族而出家者。』又婆悉吒!而釋迦族對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行臣下之禮。婆悉吒!釋迦族人,從順於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而行問訊、站立、合掌等謙遜態度。婆悉吒!如是,釋迦族人如對拘薩 [P.84] 羅國之波斯匿王,行從順、問訊、站立、合掌等謙遜之態度,其同時,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對如來,行從順、問訊、站立、合掌等謙遜之態度,王言:『沙門瞿曇豈非高貴之出耶?我非高貴之出;沙門瞿曇是強力,我是薄力;彼是美貌,我是貌醜;沙門瞿曇有大勢力,我幾無勢力。』其實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對如來,行從順、問訊、站立、合掌等謙遜之態度,是彼王尊敬法,尊崇法、重法、尊法、視法為神聖故也。婆悉吒!由此實例應知法是人類之最上者,於此世、於他世亦〔然〕。





[0079a05] 



[0079a05] 婆悉吒!生異、名異、姓異、家系異之汝等,由家出而入無家之生活,若被質問:『汝是誰』者,汝當答:『我等是釋迦族之子孫,從彼為沙門也。』婆悉吒!對如來致信、根信、確立信、堅固信,或不為沙門、婆羅門、天、魔、梵天,世間之任何人動搖者,甚可如是言:『我等實是世尊之真子,從彼口生,從法生,由法所造,是法之繼承者。』何以故?婆悉吒!此等實為如來之同義語,即法身、梵身、法體、梵體。





[0079a11] 一〇



[0079a11] 婆悉吒!或經過相當長久時期之後,此世界有轉起。此世界轉起之時,大部份之有情生於光音天,而彼等住於彼處,於意所成,以喜為食,自放光明,飛於虛空,保其光輝,長久時期之間,維續〔如是之狀態〕。婆悉吒!又經過相當長久之時期後,此世界有轉起。此世界轉之時,大部份之有情,捨棄光音天之生存,復歸 [P.85] 於此世。而彼等於意所成,以喜為食,自放光明,飛於虛空,保其光輝,長久時期之間,維續〔如是之狀態〕。





[0080a03] 一一



[0080a03] 然,婆悉吒!其時,萬物皆成為水,黑暗而不見物,日月不現,星宿不顯,晝夜不分,日月之黑分,白分不分明,無年之季節,無男女之別,萬物唯是萬物而已。於彼等萬物,或經過相當長時期後,甘美之地味,周徧於水中。猶如煮沸之牛乳粥,將冷於表面生泡,而現出〔大地〕。彼地色具、香具、味具也。恰如有完全之醍醐,或如呈現純粹乳酥之色,又如混入蜂蜜之味。





[0080a08] 一二



[0080a08] 婆悉吒!其時,或有貪欲性質者,言:『嗚呼!此是如何之物?』以指嚐甘美之地味。〔再三〕以指嚐甘美之地味,轉而被甘美所誘,於身滲出欲望,婆悉吒!其他者等亦倣彼,以指嚐試甘美之地味,〔再三〕嚐試甘美之地味,轉而被甘美所誘,於身滲出欲望,婆悉吒!其時,彼者等,以手掬甘美之地味,始恣意食之。婆悉吒! [P.86] 爾來,彼等由手掬甘美之地味,始恣意食之,彼等自放光明漸漸轉薄,由自放光明漸轉薄而日月顯現,由日月之顯現而星宿亦顯現,由星宿之顯現而知晝夜之區別,由知晝夜之區別而知日月之黑白,由知日月之黑分白分,則年及季節顯現。婆悉吒!如是,如此世間再轉





[0081a02] 一三



[0081a02] 然,婆悉吒!彼等食甘美之地味,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婆悉吒!由彼等食甘美之地味,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之間,可見彼等之身漸益堅固而起容貌之變化。或者容貌為美,或者為醜;美者欺侮醜者,思惟:『我等比彼等美,彼等比我等醜。』而且彼等恃憑自己之美而生憍慢,如是,消失甘美之地味。由甘美地味之消失,彼等集合,集合已,慟哭而言:『嗚呼!美味……嗚呼!美味……』。今日,當眾人獲得甘美之味,曰:『嗚呼!美味……嗚呼……美味……』。眾人只是重復過去之辭句而不知其本義矣。





[0081a09] [P.87] 一四



[0081a09] 婆悉吒!其時,彼等消失之時,甘美之地,出現地餅。此恰如菌之發生。彼地餅具色、具香、具味。其色實如完全之醍醐,或純粹之乳酥;其味又實如混蜂蜜;婆悉吒!其時,彼等開始食地餅。而且彼等食此,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婆悉吒!由彼等食地餅,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之間,彼等之身漸益堅固而現起容貌之變化,或者容貌美,或者容貌醜。美者欺侮醜者,思惟:『我等比彼等美,彼等比我等醜。』而且恃憑自之美而生憍慢,如是,地餅消失。由地餅之消失而蔓草出現。此恰如竹之出現,具色,具香,具味……〔乃至〕……如混蜂蜜。





[0082a03] [P.88] 一五



[0082a03] 婆悉吒!其時,眾人開始食蔓草;而且彼食此……〔乃至〕……眾人只是重復過去之辭句而不知其本義矣。





[0082a05] 一六



[0082a05] 婆悉吒!其時,彼蔓草消失之時,此等之人,不耕作而熟米出現;此無糠、無殼、有佳香、肌身細。晚上,以此為晚食,持回家者,至早上再生長而熟〔如舊〕,早上以此為早餐,持回家者,至晚上再生長而熟〔如舊〕,不見有切痕。婆悉吒!以其時,此等之人,不耕作而食熟米,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婆悉吒!此等之人,由不耕作而食熟米,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之間,彼等有情之身體,漸益堅固,容貌之變化甚顯著,女子現女子之相,男子現男子之相。而且女子實積極地思慕男子,男子亦同思慕女子。各各互相思慕而 [P.89] 生欲情,戀慕而身焦,遂由戀慕而行交會。婆悉吒!其時,其他人見彼行交會,或者投泥,或者提灰,或者投牛糞而言:『滅矣!污穢者!滅矣!污穢者!眾人何可對他人作如是事?』正如今日,當某些地方尚有追放新娘,或投泥、投灰、投牛糞。眾人只是順從過去之慣例而不知其本義矣。





[0083a02] 一七



[0083a02] 婆悉吒!於其時認為不道德者,今認為是道德;婆悉吒!其時,行交會之人,於一月或二月之間,不許准入村鎮。婆悉吒!其時,彼等人,因其不道德而招致激烈非難,彼眾人為隱蔽其不道德而入小屋。婆悉吒!由此,或怠惰之性質者,如是思惟:『嗚呼……何故自勞苦,晚上為晚餐,早上為早餐而持來米穀耶?晚餐及早餐份之米,一次運來者如何?』婆悉吒!於此處,彼等將早晚餐之米,充分地一次持運。其時,其他者近至彼前,近至已,如是言彼等曰:『來,友!往收集米。』『友!不必了。我已一次運來了早晚餐之米了。』婆悉吒!於此處,彼等倣彼者之例而一次搬運二日份之米,曰:『確實如是為妙。』婆悉吒!其時,其他之人來此 [P.90] 人之處,來已而言:『來!友!往收集米。』『友!不必了,我已將二日份之米一次搬來。』婆悉吒!於此處,彼等倣彼之例,一次將四日份之米搬來,曰:『確實如是為妙。』……〔乃至〕……一次將八日份之米搬來,曰:『確實如是為妙。』然,婆悉吒!其時,此等之人開始食蓄積之米。如是成為糠包混淆米,殼包混淆米,收穫之後,不再生,可看到破碎口,米之株刈而成束也。





[0084a01] 一八



[0084a01] 婆悉吒!其時,彼等之人集合,集合而後慟哭,曰:『嗚呼!惡法於眾人之間出現,諸友!不管如何,我等於過去,是意所成,以善為食,自放光明,飛行虛空,〔此狀態〕長久之間繼續不失光輝。或經過相當長時之後,此對於我等,甘美之地味,周徧水中;具色、具香、具味。我等以手掬甘美之地味而開始食此。由手掬甘美之地味而開始食此,我等則消失自之光;由消失自己之光而日月出現,由日 [P.91] 月之出現而星宿出現;由星宿之出現而顯晝夜;由顯晝夜之分而現月、半月;由現月、半月而現年及季節之分。食甘美之地味,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之間,於我等惡不善法出現,則甘美之地味消失。由甘美之地味消失而地餅出現,具色、具香、具味也、我等開始食地餅;我等食此,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之間,於我等惡不善法出現而地餅消失。地餅消失而蔓草出現,具色、具香、具味也。於我等開始食蔓草。我等食此,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之間;於我等惡不善法出現時,蔓草消失。由蔓草之消失而不耕作之熟米出現,無糠、無殼、純粹而有佳香,肌身滑,晚上以此為晚餐,持回家者,至早上再生長而熟。早上以此為早餐,持回家者,至晚上再生而熟,不見有切痕。我等食不耕作之熟米,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之間,於我等惡不善法出現,糠包滑米,殼包滑米,株刈之後,不再生長,切痕出現,米之株刈成束。今我等欲分稻田,欲造界限。』





[0085a04] [P.92] 婆悉吒!其時,其有情分割稻田,造作界限。





[0085a05] 一九



[0085a05] 婆悉吒!其時,或貪欲性質者,守自己之領域,更奪他人之領域而享受之。人人捉捕彼,捉捕已,如是曰:『嗚呼!汝身行惡事,為何守自己之領域,更奪他人之領域而享受。然,汝不應再作如是事。』婆悉吒!彼人答言:『唯然!』婆悉吒!彼再度……乃至……彼三度守自己之領域,更奪他人之領域而享受。人人捉捕彼,捉捕後……乃至……或者以手打、或者以土塊打、或者以杖打之。婆悉吒!如是開始,竊盜顯現,非難顯現,妄語顯現,刑罰亦顯現矣。





[0085a11] 二〇



[0085a11] 婆悉吒!然,此等之人集合,集合已,慟哭曰:『嗚呼!惡法將出現於眾人之間;不管如何,竊盜將出現,非難將出現,妄語將出現,刑罰將出現也。於今,我等或選任一人,其人對於我等,該怒之時則怒,該非難之時則非難,該驅逐之時則驅逐。我等又對其人供與一定之米糧。』





[0086a01] [P.93] 婆悉吒!其時,此等之人於眾多之人中,更美麗,容貌更優秀,更和藹,至更有人氣者之處,言彼人曰:『然,汝於該怒者則怒,該非難者則非難,該驅逐者則驅逐。我等可以米分期供給汝。』婆悉吒!彼人答應彼等:『宜然』,便於該怒時則怒,於該非難時則非難,該驅逐時則驅逐。彼等便以米分期供給彼。





[0086a05] 二一



[0086a05] 婆悉吒!摩訶三摩多是『依全民選出者』之意;於是『摩訶三摩多』則被稱作第一之慣用語;婆悉吒!剎帝利是『農場主』之意;於是剎帝利則被稱作第二之慣用語;婆悉吒!王是『依法令他人喜悅』之意;於是『王』則被稱作第三之慣用語;婆悉吒!如是,此剎帝利是依往昔初生之辭句而應用其名,此實由彼等之人而生起,非依其他者也。於彼相應之類,而非不相應;彼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於此世、於他世,法是人類最勝者也。





[0086a11] 二二



[0086a11] 婆悉吒!彼等之人,有某些人如次思惟:『實是惡法將出現於眾人之間。竊盜將出現,非難將出現,妄語將出現,刑罰將出現,驅遂將出現也。然,我等應除 [P.94] 掉惡不善法。』而彼等除掉惡不善法;婆羅門是『除掉惡不善法』之意。於是『婆羅門』則被稱作第一之慣用語;彼等住於森林,作木葉之家,於木葉之家而思念:於彼燃燒之炭火消失、煙絕,杵被捨棄;晚上為晚餐,早上為早餐,往市、村、鎮求食物;彼等獲得食物之時,再回歸阿蘭若處木葉之家,以凝作靜慮。人人見此,曰:『此等之人,住阿蘭若處,作木葉之家,於木葉之家靜思。彼等燃火消失、煙絕,杵亦被捨棄。晚上為晚餐,早上為早餐,往市、村、鎮求食物。彼等獲得食物,再回歸阿蘭若處木葉之小屋凝作靜慮。』靜思者是『靜慮』之意。婆悉吒!於是『靜慮者』則被稱作第二之慣用語。





[0087a07] 二三



[0087a07] 然,婆悉吒!此等人中之某些人,不能於阿蘭若處木葉之小屋繼續靜思而移居村、鎮之郊外作聖典。人人見此,曰:『彼等之人,不堪於阿蘭若處木葉小屋作靜思而下來村、鎮之郊外作聖典,彼等不靜思』。婆悉吒!學習者是『彼等不靜思』 [P.95] 之意;於是,『學習者』則被稱作第三之慣用語。婆悉吒!如是爾來,婆羅門是依往昔初生之辭句而應用之名。此實由彼等之人而生起,非依其他者也。於彼等相應之類,而非不相應也;彼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於此世、於他世,法是人類最勝者也。





[0087a14] 二四



[0087a14] 然,婆悉吒!彼等人之中,有某些人,行結婚之生活,從事種種之商業,吠舍是『行結婚生活,從事種種事業者』之意,由此,吠舍成為慣用語;婆悉吒!吠舍是依往昔初生之辭句而應用之名;此實由此等之人而生起,非依其他者也;於彼等相應之類而非不相應也;彼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於此世,於他世,法是人類最勝者也。





[0088a05] 二五



[0088a05] 婆悉吒!彼等人中之殘餘者,皆為狩獵者;婆悉吒!首陀羅是『以狩獵為業,又以雜事為業』之意;由此,首陀羅成為慣用語;婆悉吒!首陀羅是……乃至……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於此世,於他世,法是人類最勝者也。





[0088a08] 二六



[0088a08] 今,婆悉吒!某時,有些一剎帝利輕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無家之生活,言:『我是出家者』。有一些婆羅門,輕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無家之生活,言: [P.96] 『我是出家者』。有一些吠舍亦輕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無家之生活,言:『我是出家者』。有一些首陀羅輕蔑自己之法,由家出而入無家之生活,言:『我是出家者』。婆悉吒!由此等四種姓,出現出家沙門之團體,其名實由彼等而起,非由其他;於彼等相應而非不相應者;依法而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於此世,於他世,法是人類最勝者也。





[0089a01] 二七



[0089a01] 婆悉吒!有剎帝利於身口意行惡行,有邪見、邪見解,採取此行為之結果,身體壞滅命終後,再生於惡生、惡趣、險難處、地獄。有婆羅門……〔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羅……〔乃至〕……命終之後,再生於惡生、惡趣、險難處、地獄。





[0089a05] 二八



[0089a05] 復次,婆悉吒!有剎帝利,於身口意行正行,有正見、正見解,採取此行為之結果,身體壞滅命終後,再生於善趣、天界。有婆羅門……〔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羅……〔乃至〕……命終之後,再生於善趣、天界。





[0089a08] 二九



[0089a08] 婆悉吒!有剎帝利於身口意行〔善惡〕二行,有混合之見,混合之見解,採 [P.97] 取此行為之結果,身體壞滅,命終之後,受樂、苦兩受。有婆羅門……〔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羅……〔乃至〕……命終之後,受樂、苦兩受。





[0089a11] 三〇



[0089a11] 又,婆悉吒!剎帝利之某者,防護身口意,修七覺支,於現世成就涅槃。有婆羅門……〔乃至〕……有吠舍……〔乃至〕……有首陀羅……乃至……於現世成就涅槃。





[0089a14] 三一



[0089a14] 婆悉吒!不管如何,此等四姓之任何人,為比丘、成為阿羅漢,滅盡諸漏者,應作已作,捨負重擔,得無再生之位者,滅盡有縛者,有完全智者,為解脫者,此人,於此等之中,稱為最上者。依法而不依非法故。不管如何,婆悉吒!法於此世、於他世,法是人類最勝者也。





[0090a04] 三二



[0090a04] 婆悉吒!次句之偈乃由常童子梵天所說:





       以重家系等人中

       剎帝利族為最勝

       明行完全具足者

       於人天為第一人





[0090a09] 婆悉吒!然,此句,由彼常童子梵天所善歌唱,非惡歌,是善告而非惡告,是 [P.98] 有甚深之利益而非無利益,我愛誦之,婆悉吒!我亦歌之:





       以重家系等人中

       剎帝利族為最勝

       明行完全具足者

       於人天為第一人」





[0091a01] 世尊如是說已,婆悉吒與婆羅墮,心歡喜、踊躍世尊之所說。



來源: https://tripitaka.cbeta.org/N08n0004_027


Tác quyền © 2025 Hội đồng quản trị VNCPHVN.

Chúng tôi khuyến khích các hình thức truyền bá theo tinh thần phi vụ lợi với điều kiện: không được thay đổi nội dung và phải ghi rõ xuất xứ của trang web này.


Viện Nghiên Cứu Phật Học Việt Nam

750 Nguyễn Kiệm, Quận Phú Nhuận, TP HCM


(08) 38448893 – 3997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