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9a03] 如是我聞。——
[0149a04]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祗陀林給孤獨園。爾時,建築師五支詣尊者優陀夷處。詣已,稽首優陀夷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建築師五支白尊者優陀夷曰:「尊者優陀夷! [P.397] 有幾何之受由世尊所說耶?」優陀夷曰:「居士!三受由世尊所說;〔即:〕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也。居士!此等三受實由世尊所說也。」〔五支曰:〕「尊者優陀夷!三受實不由世尊所說,〔唯〕二受是由世尊所說也;〔即:〕樂受與苦受。尊者!此不苦不樂受是處於寂靜、勝妙、安樂,不由世尊所說。」再度,具壽優陀夷對建築師五支曰:「居士!二受實不由世尊所說,〔唯〕三受是由世尊所說;〔即:〕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也。居士!此等三受實由世尊所說也。」再度,建築師五支對具壽優陀夷曰:「尊者優陀夷!三受實不由世尊所說,〔唯〕二受是由世尊所說也;〔即:〕樂受與苦受。尊者!此不苦不樂受是處於寂靜、勝妙、安樂,不由世尊所說也。」如是三度,具壽優陀夷向建築師五支曰:「居士!二受實不由世尊所說,〔唯〕三受是由世尊所說也;〔即:〕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也。居士!此等三受實由世尊所說也。」三度建築師五支對具壽優陀夷曰:「尊者優陀夷!三受實不由世尊所說,〔唯〕二受是由世尊所說也;〔即:〕樂受與苦受。尊者,此不苦不樂受是處於寂靜、勝妙、安樂,不由世尊所說也。」如是,具壽優陀夷不能勸說建築師五支;又,建築師五支亦不能勸說具壽優陀夷。
[0150a06] 具壽阿難,聞具壽優陀夷與建築師五支之〔三番〕會話。於是,具壽阿難詣世尊所。詣已,頂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就具壽優陀夷與建築師五支會話之一切以白世尊。聞是已,世尊對具壽阿難曰:「阿難,只是正有方便說 [P.398] 〔受〕,建築師五支不為優陀夷隨喜(同意)然又正有方便另說(受),優陀夷亦不為建築師五支隨喜(同意)。阿難!〔有〕二受是由予以方便所說;亦〔有〕三受是由予以方便所說;亦〔有〕五受是由予以方便所說;亦〔有〕六受是由予以方便所說;亦〔有〕十八受是由予以方便所說;亦〔有〕三十六受是由予以方便所說;亦〔有〕百八受是由予以方便所說。阿難!實如是,法是由方便開示也。阿難!實如是由予以方便所說諸法,若人互相對此善說、善語,不認可、不讚同、不滿足時,彼等當期待!生起議論、鬥爭、陷於論諍,互相以口舌之劍相擊而住之。阿難!實如是,法是由予方便開示之。阿難!實如是由予方便所說諸法,若人互相對此善說、善語,認可、讚同、滿足者,則彼等當期待!和合、相喜、無諍,如乳水相融之狀態,互相以愛眼正觀而往之。
[0151a05] 阿難!此等有五種欲分,何為五種?由眼所識色,可愛、可樂、可意、喜好色,伴欲染心者;由耳所識聲……由鼻所識香……由舌所識味……由身所識觸,可愛、可樂、可意,喜好色,伴欲染心者也。阿難!此等實為五種欲分。阿難!緣於此等五種欲分生起樂、喜,此謂欲樂。
[0151a09] 阿難!若有人如是言:『(此五種欲為)諸有情感受此最上樂、喜也。』此乃予所不許。何以故?阿難!猶有更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也。阿難!更勝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者為何耶?阿難!在此比丘已離諸欲、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而住之。阿難!此是更妙又更殊勝於此(五欲)樂之他樂也。
[0151a13] 阿難!若有人如是言:『(初禪之樂)為諸有情最上感受此最上之喜、樂』此乃 [P.399] 予所不許。何以故?阿難!猶有更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也。阿難!在此,比丘由尋、伺之止息,內淨、心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成就第二禪而住之。阿難!此為更妙又更殊勝於此(初禪)樂之他樂也。
[0152a03] 阿難!若有人……乃至……更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為何耶?阿難!在此,比丘由喜之捨離,〔為〕捨者而住之,為具念者、正知者及以身感受樂——即諸聖者所謂『捨者、具念者、樂住者』成就第三禪而住之。阿難!此為更妙又更殊勝於此二禪樂之他樂也。
[0152a07] 阿難!若有人……乃至……更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為何耶?阿難!在此,比丘由捨樂,由捨苦,由先已滅喜、憂,不苦不樂,由捨所生念之徧淨,成就第四禪而住之。阿難!此為更妙又更殊勝於此三禪樂之他樂也。
[0152a10] 阿難!若有人……乃至……更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為何耶?阿難!在此,比丘超越離一切色想,消滅有對想,由不作意種種想故,〔而只作意:〕『虛空無邊也』;成就虛空無邊處而住之。阿難!此為更妙又更殊勝於此四禪樂之他樂也。
[0152a13] 阿難!若有人……乃至……更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為何耶?阿難!在此,比丘超越離一切虛空無邊處,〔而只作意:〕『識無邊也』;成就識無邊處而住之。阿難!此為更妙又更殊勝於此(空無邊處)樂之他樂也。
[0153a02] 阿難!若有人……乃至……更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為何耶?阿難!在此,比丘超越離一切識無邊處,〔而只作意:〕『無任何(分別識)也。』成就無所有處而住之。阿難!此為更妙又更殊勝於此(識無邊處)樂之他樂也。
[0153a05] [P.400] 阿難!若有人……乃至……更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為何耶?阿難!在此,比丘超越離一切無所有處,成就非想非非想處而住之。阿難!此為更妙又更殊勝於此無所有處樂之他樂也。
[0153a08] 阿難!若有人如是言:『(此非想非非想處之樂)為諸有情感受此最上之樂、喜也。』此乃予所不許。何以故?阿難!猶有更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也。阿難!更妙又更殊勝於此樂之他樂為何耶?阿難!在此,比丘超越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成就想受滅而住之。阿難!此謂更妙又更殊勝於此(非想非非想處)樂之他樂也。
[0153a12] 阿難!外道出家行者如是言:『沙門瞿曇:「對其想受滅是施設於樂。」其為何耶?其如何耶?』阿難!對如是說之外道出家行者,應答:『友!世尊對樂,實不只關於受而施設於樂;然,友!無論於何時、何處得樂,即於該時該處,如來各施各設於樂也。』」
[0154a02] 世尊說此已,悅意之具壽阿難大喜世尊之所說!